3月 02

中澳红肉行业峰会」昨日举行,业内人士齐聚展望未来中国市场

3月1日,「2022 中国—澳大利亚红肉行业峰会」在上海举行。本次峰会由中国肉类协会(CMA)、澳洲肉类及畜牧业协会(MLA)和澳洲肉类行业理事会(AMIC)主办,上海肉类行业协会(SMA)和光明食品国际有限公司(BFI)协办。会上,中澳两国红肉行业专家和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展望未来的中国市场发展。

3月1日,「2022 中国—澳大利亚红肉行业峰会」在上海举行。本次峰会由中国肉类协会(CMA)、澳洲肉类及畜牧业协会(MLA)和澳洲肉类行业理事会(AMIC)主办,上海肉类行业协会(SMA)和光明食品国际有限公司(BFI)协办。会上,中澳两国红肉行业专家和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展望未来的中国市场发展。
2019年9月,澳洲肉类及畜牧业协会(MLA)、澳洲肉类行业理事会(AMIC)和中国肉类协会(CMA)在成都签署合作备忘录,并成立中澳红肉工作组(CARMAG)。今年,CARMAG 邀请行业伙伴和进出口商一起参加本次峰会,增强行业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扩大全行业的参与度。
洞察中澳红肉产业现状
MLA国际市场总经理Andrew Cox在澳洲通过云端连线的方式,代表会议主办方向参加中澳红肉行业峰会的现场来宾表示欢迎。
光明食品国际有限公司总裁兼上海市肉类行业协会会长王国祥作为中国会场承办方代表致辞。他表示,尽管面临新冠疫情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挑战,「中澳红肉行业峰会」作为中澳两国在红肉行业间开展合作交流的最高层次会议,代表了两国红肉行业携手发展的主流认知,并对彼此的合作前景充满信心并寄予厚望。
澳洲肉类行业理事会CEO Patrick Hutchinson从中澳红肉产业面临的挑战、澳洲肉类产业的标准系统这两大方面在线上作了系统演讲。
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伟就中国红肉市场情况、中澳红肉贸易情况以及如何聚力中澳红肉贸易等方面的问题在线上作出解读。他提到,中澳红肉行业以务实合作的态度,继续挖掘行业潜力,行业将迎来贸易发展的新转机。
MLA全球贸易发展经理Tim Ryan在线上与现场来宾分享了「澳洲红肉前景展望」。 他分析了目前澳大利亚成长期的牛群和羊群的数量以及全球其他因素对行业的影响,提到澳大利亚牛肉出口量有望恢复。
展望中澳红肉市场发展
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之下,同时受到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影响,针对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海关总署第248和289号令,中澳红肉的稳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峰会现场,澳洲肉类行业理事会加工和出口部总经理Mary Wu、客澳市Coles中国区总经理Calvin An、上海五丰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锦斐、上海新尚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伟、优合集团海外事务部负责人兼优顶特研究院院长杨彬彬从中国市场的角度出发,就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展开了专题讨论。
随着近年来中国进口食品贸易量不断增长,中国消费者对进口食品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不断面临新形势与新要求,因此中国海关总署在去年发布了第248和249号令,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
Mary Wu表示,澳大利亚支持第248和249号令所规定的公开透明的注册标准和程序。法令的颁布和实施为澳大利亚红肉企业寻求注册提供了明确的途径,规范了全球红肉产品的注册流程。
徐伟分享了对于海关总署注册系统的使用感受。他提到目前在注册系统中没有导致任何主要入境港口的延误,口岸主管部门在更换系统的适应期一直保持理解和耐心。
杨彬彬说道,总体来说,目前港口各国肉类进口的情况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是整体情况是有序进行中的;对于进口过程中出现的个别新的问题,官方也采取了务实的措施,尽量促进问题解决、便利贸易。
客澳市Coles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零售集团之一。Calvin An作为客澳市中国区负责人,在现场分享了客澳市选择中国市场的原因。
罗锦斐认为,澳洲产品因其清晰严谨的行业标准、稳定且有保障的品质和丰富的产品类别,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未来,MLA将继续为中澳红肉行业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提供权威行业信息,与广大的肉类贸易商、零售商、行业专家及业内人士一同打造“天然健康、品质卓越、享用安心”的澳洲肉类市场。

Back to News